Chita-Cu-820酸铜光亮剂
产品特性
Cu-820酸铜光亮剂是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及原材料,与传统酸铜相比,具有优良的走位和光亮效果,极佳的低电填平能力,工作温度范围广,20-35℃都可达到很好的效果。光亮剂稳定性高,操作简便,光剂消耗量小。
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
参 数 | 范 围 | 最 佳 值 |
硫 酸 铜 | 195 ~ 225g/L | 210g/L |
纯 硫 酸 | 27 ~ 38ml/L | 33ml/L |
氯 离 子 | 80 ~ 150ml/L | 100ml/L |
Cu-820开缸剂 | 4 ~ 6ml/L | 5ml/L |
Cu-820A光剂 | 0.4 ~ 0.6ml/L | 0.5ml/L |
Cu-820B光剂 | 0.3 ~ 0.6ml/L | 0.4ml/L |
温 度 | 20 ~ 40℃ | 25℃ |
阴极电流密度 | 1 ~ 6A/dm² | 3A/dm² |
阳极电流密度 | 0.5 ~ 2.5A/dm² | 1.5A/dm² |
镀 液 比 重 | 21°波美 |
PH 值 | < 1.0 |
电 压 | 1~4 V,较大体积的镀液可高达6V |
电 流 效 率 | 100 % |
沉 积 速 度 | 3ASD,0.7微米/min |
镀液配制
1、注入二分之一的纯水于代用缸(或预备槽)中,加热至40~50℃(所用纯水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70mg/L)。
2、加入所需的硫酸铜,搅拌使其完全溶解。
3、加入活性碳粉5g/L,搅拌最少1小时。
4、用过滤泵把镀液滤入已清洁之电镀槽内,加入纯水至90~92% 所需容积。
5、强力搅拌下慢慢加入所需的纯硫酸,此时会产生大量热能,应使温度不超过60℃
(注意:添加硫酸时,需特别小心,应穿上保护衣物,及戴上手套、眼罩,以确保安全)。
6、把镀液冷却至25℃。
7、分析氯离子含量,不足时可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或盐酸,使氯离子含量达至标准范围。
8、按上表加入适量的Cu-820添加剂,搅拌均匀。
9、电解镀液2安培小时/L后,可试镀。
设备材料
1、镀 槽: 柔钢槽内衬聚氯乙烯、聚脂等强化材料或其他合适的塑料。
2、温度控制: 加温及冷却管可用石墨、钛、聚四氟乙烯、聚氯乙烯等材料。
3、空气搅拌: 镀液需要平均而强烈的空气搅拌,所需的空气由低压无油泵供应,所需气量约12~20立方米/小时/平方米液面。
打气管距槽底约30~ 80mm,摆放方向与阴极铜棒平行,气管需钻有两排直径3mm的小孔,45度角面向槽底,两排小孔应相对交错,每边间距80~100mm,小孔交错间距40~50mm。镀槽最好设置两根或以上的打气管, 气管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材料,内径约20~40mm,两管距离150~250mm。
4、阳极:采用含磷量0.03~0.06%的磷铜,阳极置于钛篮内,套上耐酸的人造纤维阳极袋。
5、循环过滤: 建议连续过滤,绵芯孔径以5微米为佳,要求过滤泵在1小时内将镀液过滤2~5次。
6、阴极摇摆: 镀液搅拌以空气搅拌为主,同时设置阴极摇摆则效果更好,在横向移动时,冲程幅度为100mm,每分钟来回摆动20~25次;上下移动时,冲程幅度为60mm,每分钟上下摆动25~30次。
组成原料的功用
硫酸铜——提供铜离子,铜离子还原沉积形成金属铜镀层,硫酸铜只需于开缸时加入,日常生产时铜阳极之溶解已可维持镀液铜离子的含量。应保持铜金属含量于50~ 65g/L。含量低于50g/L时,高电流密度区容易出现烧焦现象;含量高于65g/L时,镀液的均度能力及填平度会变差,亦会析出硫酸铜结晶,引致阳极极化。加入4g/L硫酸铜可提升1g/L铜金属含量。
硫 酸——提高镀液的导电性,应保持硫酸含量于27~38ml/L,含量高于38ml/L时会造成阳极钝化,妨碍碍铜阳极溶解,含量低于27ml/L时,工作电压L高,镀液的导电性会下降,高电流密度区较易烧焦。 加入0.57ml/L纯硫酸(比重1.84g/立方厘米)可提升1g/L硫酸含量。
氯离子——建议使用氯化钠。氯离子作为催化剂,协助添加剂镀出平滑、光亮、致密的镀层。氯离子含量不足时,高、中电流密度区的镀层容易出现凹凸起伏的条纹,在低电流密度区有雾状沉积;含量过高时,镀层的光亮度及填平度会被削弱,而阳极表面亦会形成一层灰白色的氯化铜薄膜,导致阳极钝化。
添加剂的作用和补充
酸铜Cu-820开缸剂 含量不足时,高、中电流密度区的镀层会出现凹凸起伏的条纹;含量过多时,镀层出现雾状沉积。开缸剂中含适量的酸铜B光剂和湿润剂。
酸铜Cu-820A光剂 含量过低时整个电流密度区镀层的填平度会下降;含量过多时,镀层出现针孔,低电流密度区没有填平度, 与其他位置的镀层有明显分界,但仍光亮。
酸铜Cu-820B光剂 含量不足时镀层高电流密度区的镀层极容易烧焦;含量过多时,镀层出现雾状沉积,亦会引致低电流密度区光亮度变差。
酸铜Cu-820开缸剂、酸铜Cu-820A光剂、酸铜Cu-820B光剂的实际消耗量取决于镀层所需的光亮度及填平度,一般情况下,可根据上表消耗量补充,补充时,酸铜Cu-820A光剂及酸铜Cu-820B光剂不能预先混和。若采用磷铜作阳极,酸铜Cu-820B光剂的消耗量将稍低。如欲在较短时间内镀出光亮的镀层或使用较高的操作温度,酸铜Cu-820开缸剂、酸铜Cu-820A光剂、酸铜Cu-820B光剂的消耗量会有所增加。为了令镀液更稳定、更有效地发挥其特性,镀液中酸铜Cu-820A光剂的总含量与酸铜Cu-820B光剂的总含量须保持在一个特定比例,因为两者会互相牵引及影响对方,当某一方的含量偏高时,另一方的功能会被抑压,因而令其消耗量稍为提高,以维持两者含量在特定比例。
当酸铜Cu-820A光剂不足或酸铜Cu-820B光剂含量过多时:镀层中至低电流密度区暗哑、填平度欠佳,可加入Cu-820A光剂(每次添加量建议0.1ml/L)作调整,如有需要,亦可提高酸铜Cu-820A光剂的补充量及同时减低酸铜Cu-820B光剂的补充量。
当酸铜Cu-820A光剂含量过多或酸铜Cu-820B光剂含量不足时:镀层出现针孔,高电流密度区容易出现烧焦,可加入Cu-820B光剂(每次添加量建议0.1ml/L)作调整,同时需要加入酸铜Cu-820A光剂,其添加量为酸铜Cu-820B光剂添加量的20%,以防止镀层出现雾状沉积。
补给方法(每1000安培小时消耗量)
酸铜Cu-820开缸剂 6ml 酸铜Cu-820A光剂 55ml 酸铜Cu-820B光剂 50ml